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强化科研平台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

发布日期:2024-08-03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袁创 编辑:尚磊磊

西京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学术诚信教育等措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以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冯祥波教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优化顶层设计,激发科研育人内生动力。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和学科特点,持续加强和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实施科研成果分级分类管理,引入同行专家评价,并出台多项管理办法,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由“重科研”向“科研教学并重”转变,这一转变旨在平衡科研与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同时,将教研工作纳入评价体系,优化职称评审办法,把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等相关工作纳入职称评审内容,把职称评审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分类评价。目前,学校已完善相关管理制度19项,形成具有西京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此外,实施科研管理重心下移,增强二级学院在教科研评价中的自主权。

张善文教授团队“智能处理与大数据服务教师团队”获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多样科研育人载体。学校加大投入升级科研平台,提升科研效率与质量,并建设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成果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同时保障实验室安全。科研平台承担本科生科研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环境中开展参与式、互动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推进了课程体系及实验内容优化。三年来,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课程占比超56.6%。学校实施科研团队培育计划,发挥教师队伍科研育人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围绕教学搞科研,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灾区快速装配式建筑关键问题研究创新团队”“西部寒区水工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研究创新团队”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等多个省级科研团队举办科技活动,展示科研成就。本科生在科研团队引领下,参与课题研究等活动,激发科研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注重诚信教育,营造科研育人环境。西京学院构建了“全过程”学术诚信管理体系,实施同行评审,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现象,并制定了《西京学院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西京学院学术不端查处机制暂行办法》《西京学院科学研究负面行为清单》相关条例与办法以强化科研诚信。近三年,学校举办科研诚信教育培训6场,自查学术论文9170篇、科研项目800余项,培养师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举办多场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邀请著名作家陈彦、贾平凹及“大国工匠”王孝海等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提供广阔学术平台,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校深化“科教融合育人常态化”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举办和承办学术会议33场,学术报告155次,参与本科生4500余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258项,645人次;发表论文30篇;授权专利355件;获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赛事奖项3202项,7016人次,成果丰硕,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机械工程学院张绍国副教授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项目

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和地方区域需要,成果显著。学校获批陕西省“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和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入选陕西省教育厅“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理事单位”,获评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A等”,科技成果转移中心获评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其中,“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电子对抗实战化训练模拟系统”两个项目实现了成果转化,成功落地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分别融资450万元、500万元,并各获批春种基金100万元增投资金。

学校已与985家单位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多家单位成为实习基地,聘用68位企业导师。为攻克产业共性、关键及前瞻性技术,学校与企业共建4个省级科研平台。毕业生服务于中小型企业,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

凭借着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举措,西京学院的科研实力得以不断增强。

当前,学校建成省级科研平台12个,校级科研平台8个;省级科研团队9支,其中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支,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支,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3项;获批纵向科研项目420项,签订横向课题合同113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460篇,其中SCI/SSCI论文904篇;获得授权专利1496件,其中发明专利235件;成功转化项目60项,实现经济效益3024.3万元。学校在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等多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民办高校前列,科研竞争力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2024年,“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这一成就标志着西京学院在“工程科学”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Battery Energy》影响因子破9,跻身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领域和ENERGY&FUELS(能源与燃料)领域的Q1区。同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名》显示,排名前三位的院校分别是西湖大学、西京学院、浙江树人学院。